学术研究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天地 > 学术研究
王晶晶:简述临夏蛋雕技艺

简述临夏蛋雕技艺



王 晶 晶

 

【摘 要】 临夏蛋雕是临夏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间技艺,为当地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本文从蛋雕的历史渊源、分类、雕刻技艺及临夏雕刻艺人方面进行了介绍,以加深对临夏蛋雕这一民间技艺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临夏蛋雕 雕刻技艺 简述

 

临夏遗产568968.png

临夏蛋雕

蛋雕技艺就是在经过处理的鸡、鸭、鹅等蛋壳上用刻刀雕刻出各种图案、文字的艺术,它融雕刻与绘画于一体,运用复杂多变的雕刻技法如阴刻、阳刻、线刻、浮雕、影刻、点刻、拼雕、套雕、衬雕、镂空、镶嵌等多种雕刻技法,是一门神奇而特殊的艺术。最早来源于彩蛋,明清时期,中国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表示吉祥如意,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当时在京城一带更是流行此风,而且用量也相当可观,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染红的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有民间手艺人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终于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手工艺品——蛋雕作品。它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色彩和传统艺术风格,它汇集了绘画、雕刻等工艺,用禽类的蛋壳作为载体,蛋壳是非常脆弱的,要让它成为一件艺术品,它的生命无异于经历一场凤凰涅槃,看似脆弱的蛋壳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上去才有可能让它重现光彩,成为一件独一无二赏心悦目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所以被称为脆弱的艺术。

一、蛋雕技艺的历史渊源

蛋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于我国五代时期,起源于民间送彩蛋的风俗,相传在五代时期,有一对夫妇,结婚多年后妻子一直未能生育,起初丈夫偶尔跟老婆开玩笑说:“家里的鸡养着都能生蛋呢”,借以讽刺老婆不能生育,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丈夫就更加着急,于是便天天抱怨妻子没能给他生下一儿半女,有一天他的妻子生病了,平常每天由妻子喂养食物的鸡们也就没人喂食,那鸡们便天天跟着丈夫后边要食吃,弄得丈夫很是无奈,一气之下他就把鸡全给轰走了。有一天早上,丈夫惊讶地看见了一颗红颜色的鸡蛋放置在自家的鸡窝里,于是丈夫便用这枚红颜色的鸡蛋给他的妻子精心的做了一碗蛋汤喝,为妻子补充营养,吃了这碗蛋汤后,他的妻子的病竟像变魔法似的很快痊愈了,最令他开心的是他老婆竟然还怀孕了,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从此他们一家三口过上了欢乐幸福地生活。周边乡亲邻里听闻了这件神奇的事后,便不约而同地都跑到这对夫妇的家里讨要那神秘的红鸡蛋,丈夫没办法只能将自己家的许多鸡蛋涂上了红颜色后分发给大家,从此民间就慢慢的有了生小孩后与大家分食彩蛋的民间习俗。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红鸡蛋渐渐的演变成了民间的手工艺品,大家开始觉得红颜色的蛋太过于乏味,于是便在鸡蛋上面绘制各种各样的图形,就这样蛋画艺术很快就形成,在此基础上蛋雕技艺也产生了。

二、蛋雕雕刻技艺

蛋壳雕刻技艺依其手法细分为浅平浮雕、镂空透雕、微雕、高深浮雕、色彩渐变浮雕和内壁浮雕六种雕刻技法,依其工具细分为刀刻和钻刻两种雕刻方法。

(一)蛋雕的分类

蛋雕这种民间手工艺艺术,品种类别较多,大致上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雕刻刀具以蛋壳上的自然色彩为基调用线雕的手法雕刻出动物、花鸟、风景山水等图案,其总体的视觉效果与绘画里的线条勾勒或素描极其的类似;第二类则是选用蛋壳本身较厚的孔雀蛋、鸵鸟蛋、鹅蛋等这类大型禽蛋作为蛋体材料,再以镂空或浅浮雕等类似的手法精心雕琢出各种图案,在视觉效果上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二)蛋雕的技艺流程

一件完美的蛋雕艺术品,必须要在一个又一个既薄又脆的蛋壳上,经过选蛋→钻洞→ 清洗→定标线→ 雕刻→再次清洗→装饰等七道工序才能得以完成。     

① 选蛋:选择蛋壳应以中年的鸡、鸭、鹅等家禽的蛋壳较为适合,因中年家禽的生理状况较健全,所生蛋的蛋壳厚度较均匀,外表也比较光滑鲜亮。

② 钻洞:在蛋的底部(较圆的那端),用铅笔画出一个如吸管大小的小洞,再用刀按线轻划,用“转蛋不转刀”的密技,将蛋壳刻出一个小洞。打好洞后,在蛋身打几个小孔利用空气对流原理通过蛋身上雕出的小洞将蛋黄和蛋清吹出或抽出亦可。

③ 清洗阴干:用小刷子伸入蛋壳内加水刷洗,这个步骤很重要,否则蛋壳内部可能会发臭,洗净之后将蛋孔朝下让蛋壳内的水自然流出后,彻底阴干半个月,一般视天气状况而定,忌讳放在阳光下直射,这样就会让蛋壳变得干脆易碎。随着里层的水分慢慢地消失,蛋壳和蛋膜自然结合,壳的厚度质地自然更加坚硬便于雕刻。

④ 定标线:将阴干后的蛋壳放置于“定标线器”上,将蛋壳依据设计图稿画出等分线,然后将具体图案依照不同的位置画出。

 

蛋雕作品

⑤ 雕刻:运用各种不同的雕刻工具,依照蛋壳上所画出的设计图稿进行钻孔,透雕,切割四周的部位,最后用锯片将多余的部分切除,使之图案成形。

⑥ 再次清洗:在切割雕刻的过程中常会造成蛋壳表面的污渍,因此需再度清洗,并将蛋壳内膜用软刷清理干净;

⑦ 装饰:采取由内向外的加工法,将内部的装饰先行完成,以避免因反复的装饰过程弄破外部的装饰,依图稿的设计将各种金线、彩钻、珠串、金属配件、音乐铃等等,依事先规划位置予以粘贴到位。

(三)蛋雕技艺的特点

蛋雕是一门集美术,书法,雕刻等多项技法与一体的艺术。由于受蛋壳本身形体和材质脆薄的限制,又是在弧形的蛋面上绘画雕刻,因此蛋雕的设计与创作与别的雕刻绝然不同,要求作者要有扎实的美术和雕刻功底,自始至终要保持心静、手稳、下刀准,特别是在作品的关键处,稍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几天来的[心作]也随之化为乌有。由最初的激情创作,到最后的作品失败,其中所经历的兴奋与沮丧,只有作者自己才能体会到。做蛋雕就如同走钢丝一样,每1步都如覆薄冰,心惊胆战,所以好的蛋雕作品只有0分和100分的区别。

蛋雕工艺作为民间手工艺雕刻艺术范畴中的别样艺术,在雕刻前期的构想设计上和雕刻过程中的雕刻技法上明显不同于其它种类的雕刻。几乎每一件蛋雕的最终成品都必须要历经很多次的练习才能得以完成,所以,几乎每件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由于蛋壳本身易碎,增加了制作的困难与成功率,所以每一个蛋雕成品都是一件非常精美的艺术品。

三、临夏蛋雕第一人  杨星国

临夏蛋雕艺人杨星国

蛋雕技艺是近年来在临夏兴起的一门民间艺术,从事蛋雕的第一人是甘肃临夏人杨星国,回族,1978年出生于,从小就喜欢在闲暇时利用废品自己动手做一些手工,小学到初中期间多次获得市里多项手工大赛第一名。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便开始长达十几年的青藏线长途货运生涯,在此期间并没有放弃对手工的热爱,七年前,杨星国从货车司机转行做蛋雕手工,在刻坏了成千上万的蛋,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和尝试后,最终研发和掌握了一套浮雕和镂空蛋壳的雕刻技艺,成为了“临夏蛋雕第一人”作品多次获得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奖。2013年,杨星国在八坊十三巷民俗街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众多顾客开始“私人订制”属于他们自己的“蛋雕艺术”。闲暇时间,他会给“徒弟们”免费教学,也经常做“网红”,在网络直播“蛋雕技艺”,是当地有名的“蛋蛋达人”。他说,愉快的心情总能让我觉得生活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每天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所谓艺匠不止于技,而游于艺,它是一种精神,由心入心创作才能游刃有余。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蛋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传承这项精美的民间艺术。

目前其蛋雕技艺已经列入了临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因此他本人也成为临夏蛋雕第一人。

参考文献:

[1]卢天壮.蛋雕技术的传统秉承与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9).

[2]李莹.蛋壳上的艺术[J].生命世界,2011(02).

[3]时通,张志红.如履薄冰刻蛋雕[J].华北电业,2008(05).

摘录自《临夏遗产》(2017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