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天地 > 学术研究
张小云:甘肃地区宋金时期墓葬装饰探究

甘肃地区宋金时期墓葬装饰探究

 

张小云

 

摘要 :宋金时期是继汉、唐之后墓葬装饰的另一个高峰点,甘肃地区作为宋金时期北方地区墓葬的重要代表之一,出土了数量众多的仿木结构砖雕墓。这些墓葬内部多以砖雕或壁画进行装饰。对于整个宋金时期墓葬内部装饰的研究,以及为该地区墓葬所反映的丧葬习俗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着重要的信息。

本文主要选取甘肃境内的已公开发表的宋金墓葬考古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考古学的方式,在以该地区宋金时期墓葬形制为基础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墓葬内部装饰题材的特征和内涵的探究,探寻墓葬装饰与对应时期丧葬文化的联系。

 

关键词:甘肃地区  宋金时期  墓葬装饰,探究

一、引言

甘肃宋金时期墓葬装饰研究涉及内容复杂,对于其专题研究有限,多以砖雕内容及造型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宏观综述

对于宋金时期墓葬的研究,就宏观上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秦大树的《宋代丧葬习俗的变革及其体现的社会意义》。墓葬作为丧葬观念中葬仪的终结,只是整个丧葬活动中的一部分,对于墓葬的研究,不能仅仅着眼于墓葬内部的空间、形制等方面,而应该将其置于整个丧葬活动中,研究其代表的精神含义。以“事死如事生”的角度为切入点,将对墓葬内形制、装饰的研究扩展到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研究,才会尽可能实现还原历史的目标。

概括综述类有陈履生、陆志宏的《甘肃宋元画像砖艺术》和陆志宏的《时代定格的宋元画像砖艺术》。《甘肃宋元画像砖艺术》分析了甘肃宋元时期画像砖的室画像砖的总体特征,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并以宋元时期总体的社会背景和影响、思想文化为切入点,论及了宋元时期画像砖艺术的独具时代风格的艺术风貌。

(二)专题性研究

 

1.专题题材

此类研究成果占据研究资料比例较大,主要以甘肃清水宋金墓葬砖雕内容为研究对象,有《甘肃清水宋金墓葬的砖雕特色及其成因》,《甘肃清水宋金墓葬的艺术美探究》,《甘肃清水宋(金)墓画像砖造型艺术研究》,《甘肃清水宋金墓室彩绘画像砖艺术研究》《绚丽多彩的地下艺术宝库一甘肃清水宋(金)彩绘砖雕墓》,《清水宋代画像砖评述》,还有《甘肃宋金墓“二十四孝”图与敦煌遗书孝子传》等。

2.墓葬形制

吴敬的《宋代西北地区墓葬研究》对陕甘宁地区宋代墓葬的形制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对墓葬内部装饰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3.墓内装饰

涉及墓葬装饰的文章共有两篇,即《甘肃清水宋金墓葬装饰中开、闭假门的装饰意义探究——以清水上邽乡苏屲墓为例》和《中国北方地区宋金墓葬中宴饮图装饰研究》,对墓内装饰的一些典型题材的作用进行了介绍。

二、甘肃境内宋金墓葬形制

墓葬形制是墓葬分类的基本的因素,亦是反映墓葬区域性和时代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墓葬形制作为墓葬内部装饰的载体,对墓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宋金”一般指南方以南宋统治为主,北方部分地区以金国占据这一特定历史时段。秦大树在《宋元明考古》中将宋金时期的砖室墓分为两类,一种为简单型的砖室墓,即没有仿木构建筑,也没有雕砖和彩绘的壁面装饰。另一类为仿木结构砖室墓,一般墓门做成仿木构的门或门楼,墓内有题材丰富的壁画和雕砖装饰,“这两类墓葬自身的变化都很大,最重要的是墓主人的身份发生了一个完全的角色转变。”

甘肃地区宋金墓葬,主要发现于天水、临夏、张家川等地,从目前所能搜集的材料来看,甘肃境内宋金墓葬可统计的有40多座,但有详细墓葬发掘报道的不过25座,有明确纪年的宋代墓葬为甘肃天水王家新窑宋墓(1110年)和甘肃陇西宋墓(1128年),金代墓葬有甘肃临夏金代砖雕墓(金大定十五年),均为单室方形仿木结构砖雕墓,这些出土墓葬就材质而言,均为砖室墓,从墓室平面形状为规则的几何形,具体可分为有长方形、方形等。

(一)墓葬结构

目前所发现甘肃境内宋金时期的墓葬都为砖室墓。砖室墓,是一种以砖为建筑材料的墓葬构造形式。一般由墓道、甬道、墓室构成。砖室墓中多有仿木构装饰,装饰内容也有繁简之区别,少量砖室墓无此类装饰。这些墓葬根据墓室数量可分为单室墓和双室墓,依其墓室平面形状和其装饰结构将其分为四个亚型,包括方形仿木结构砖雕墓、长方形仿木结构砖雕墓、方形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方形砖雕墓。

1.单室墓

第一类:方形仿木结构砖雕墓。这类墓葬在现有墓葬资料中占据极大比重。其典型特征:墓室平面为方形,墓内有砖砌的仿木结构,壁面以砖雕进行装饰,少数还在砖雕上施以彩绘。甘肃地区的此类墓葬皆为单室墓,根据其墓顶的差异分为:

A八角叠涩攒尖顶。甘肃临夏尹集乡宋墓(北宋晚期)、甘肃合水M1~M3(北宋晚期)、甘肃张家川宋墓(北宋晚期)、甘肃会宁甜水宋墓(北宋晚期)、甘肃清水宋墓(宋末金初)、甘肃陇西宋墓(1128年)、临夏县麻莲滩村宋墓(北宋晚期)

B穹隆顶砖室墓。甘肃天水王家新窑宋墓(1110年)、甘肃临夏金代砖雕墓(金大定十五年)、甘肃康乐县杨家庄宋墓、甘肃清水贾川乡董湾墓、清水县红堡乡贾湾墓。

C券顶。甘肃积石山县方家宋墓、甘肃临夏市红园路宋代砖室墓、甘肃临夏市红园广场宋墓(2004)、清水县白沙乡箭峡墓。

D八边形覆顶式。甘肃临夏市枹罕金代砖室墓。

E 八角攒尖穹隆式顶。甘肃和政县张家庄金代砖雕墓、甘肃临夏市红园路金代砖雕墓、临夏县麻莲滩宋墓、清水上邦乡苏屲墓。

F 长方形双重圆拱顶。甘肃临夏市祁家庄宋代砖雕墓M1。

G 单层圆拱顶。甘肃临夏市祁家庄宋代砖雕墓M2。

第二类 长方形仿木结构砖雕墓。该类除墓室平面为长方形外,典型特征与第一类基本相同,有仿木结构及砖雕进行装饰。根据墓顶形制可分为两类:

A券顶。甘肃临夏红园广场宋墓(北宋早中期)、甘肃镇原宋墓(1123年)。

B长方形平顶。甘肃和政县达浪乡宋代砖雕墓。

第三类 方形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这类墓葬形制的典型特征为:墓室平面呈方形,单室墓,内砌砖制仿木结构,既有砖雕又有独立壁画进行装饰。

在甘肃所发现的仅有一座:甘肃会宁莲花山宋墓。该墓葬年代为北宋中后期,墓顶形制为四角叠涩攒尖顶,壁画绘于墓室北壁、东壁、西壁上部及南壁两侧中部。北、东、西壁中下部及南壁下部以砖雕进行装饰。

2.双室墓

仿木结构砖室墓。由墓道、墓门、前室、甬道、后室组成。棺床居前室之中。以砖雕进行装饰。甘肃和政县杨家庄宋墓便是一例,该墓葬前后两室都有砖雕装饰。

(二)墓葬装饰布局区域

墓葬装饰作为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社会风俗、丧葬观念生死观念及审美观念。宋金时期平民墓葬多以砖雕和壁画进行装饰,精美绝伦。装饰内容世俗化倾向浓重,多为孝道思想,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画面。

甘肃宋金时期的墓葬中的壁画及砖雕主要装饰在四个部位:墓门、‚甬道、ƒ墓室壁面、④墓顶。根据各个墓葬中装饰分布的区域可将甘肃境内宋金时期墓葬装饰布局分为四类。

第一类:三处有装饰。具体可分为:

(1) 、ƒ、④有装饰。临夏市四家嘴金代砖雕墓。装饰纹样有花卉图,分为折枝牡丹、莲花、梅花等;动物图,分为天马图、狮子图、鹿衔灵芝图、孔雀图;人物图,分为童子图、飞天图、侍女图、吊丧图等。

(2)、‚、ƒ有装饰。南宋甘肃陇西县李泽夫妇墓(1128年),临夏金大定十五年王吉墓,其中墓室壁面所饰砖雕为花卉图与动物纹,甬道两壁所饰砖雕为六幅人物砖雕。

(3)‚、ƒ、④有装饰。甘肃清水苏外村宋金墓。

第二类:两处有装饰。具体可分为:

(1)、ƒ有装饰。甘肃和政县张家庄金代砖雕墓。砖雕装饰图案有花卉图,分为折枝牡丹、缠枝牡丹、假山牡丹、缠枝忍冬等;动物图,分为麒麟图、鹿衔灵芝图、天马图;人物图,仅有莲花童子图;此外还有隔扇窗的砖雕饰样。临夏县麻莲滩宋墓,砖雕装饰图案有花卉图,分为折枝、缠枝牡丹、菊花;人物图,包括吊丧图、妇人启门图;动物图,仅包括鹿衔灵芝图;此外还有飞天等祥瑞图样。

(2)ƒ、④有装饰。甘肃合水高台子村宋墓、甘肃合水董家寺村二号、三号墓。

(3)‚、ƒ有装饰。甘肃临夏市红园路金代砖雕墓。砖雕装饰图案有花卉图,包括折枝牡丹、缠枝梅花等;几何纹样;隔扇门;人物图,包括侍女图、吊丧图、二十四孝图。清水县贾川乡董湾村金墓。清水县上邦乡苏屲墓,砖雕装饰图案有花卉纹,包括牡丹、荷花、缠枝花草纹;人物图,包括郭巨埋儿、推磨、舂米;动物图,包括丹凤、天马、羊、狮等;以及一些祥瑞纹样。白沙乡箭峡墓,砖雕装饰图案有花卉图,主要为牡丹图样;动物图,包括狮戏图、双羊双鹿图像;人物图,包括侍卫、孝行、侍女、射猎图等。

第三类:仅有一处有装饰,即ƒ有装饰。甘肃天水王家新窑宋墓(1110年)、甘肃镇原县庙渠宋墓(1123年)、甘肃临夏市祁家庄宋代砖雕墓M1,其北壁饰有莲花童子图、一束莲图砖雕;东壁嵌有持巾侍女图、侍女吊孝图砖雕;西壁以持镜侍女图、男童吊孝图砖雕进行装饰;此外还有些许花卉纹饰砖雕。甘肃临夏市祁家庄宋代砖雕墓M2,该墓葬砖雕以侍女图、动物图及花卉图进行装饰,其中花卉图具体可分缠枝、盆花、折枝、一束莲等形态。和政达浪乡金代砖雕墓,此墓葬中饰有数副人物图砖雕,包括持盒、盂、镜侍女图,吊丧图,磨面图,舂米图、侍女启门图等;飞天图砖雕;花卉图砖雕。甘肃临夏市红园广场宋墓(2004),该墓葬中嵌有花卉纹砖雕,包括荷花图、莲花图等;动物纹砖雕,包括奔马图、鹿衔灵芝图。临夏市枹罕金代砖室墓,其中饰有砖雕图样有花卉图;动物图;人物图,包括侍女图。甘肃临夏市红园路宋代砖室墓,装饰砖雕图案有花卉图,包括牡丹等;人物图,包括妇人启门图、侍女图、吊丧图。甘肃和政县杨家庄宋墓,装饰砖雕图案有花卉图;人物图,包括妇人启门图等;动物图,包括鹿衔灵芝图等。

根据以上统计,可知甘肃境内宋金时期墓葬中装饰区域最为重要的属墓室壁面,其次为甬道和墓门,墓顶少有装饰。而其装饰的区域并不因地位高低进行划分,这表明宋金时期国家对墓葬形制控制上的松懈以及墓葬装饰的平民化。

  三、甘肃境内宋金墓葬装饰题材

(一)仿木型结构建筑

宋金时期甘肃境内的平民墓葬中盛行仿木结构砖雕墓,较以往历史发展过程中平民形制简陋的墓葬装饰而言,这种结构在形制奢华,工艺水准极高,这在整个中国墓葬史中占有了很特殊的地位。墓葬中的仿木型结构,多在墓室四壁进行雕刻亦或彩绘斗拱、柱子、额枋、屋檐、藻井、门窗等建筑部件,“仿真”的装饰使得墓室充满了生活气息,墓葬装饰中的仿木结构实际并不具承重作用,仅起装饰效果。随着宋代仿木砖雕技术的不断发展,墓葬装饰愈加华丽,反映在墓葬中便是仿木斗拱都越来越复杂。

追本溯源,早在唐末五代时仿木结构的墓葬装饰便已出现,宋金时期发展到了鼎峰,后到元代这种结构才逐渐消失。仿木型结构墓葬大多以砖雕或砖雕与壁画进行装饰,装饰内容包含众多。如花卉、动物等建筑装饰图案,孝子烈女图,庖厨图、开芳宴、观戏图等反映日常生活的图案,杂剧表演等反映戏曲音乐的图案,驼运运输图、放牧图等以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图案,还有一些飞云仙鹤、瑞禽瑞兽等图案。其中以表现墓主人家庭生活场景的开芳宴、庖厨图、妇人启门图和观戏图为主题的的图案样式,是该时期墓葬中最具特色且出现频率最高的装饰图案。尤以开芳宴和妇人启门图为例,在该时段内大多数墓葬中出现。同时,在墓内以仿木构形式的壁龛、倚柱、斗拱等建筑形式装饰空间。

(二)装饰形式  

仿木结构砖室墓葬的装饰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砖雕、建筑彩画等装饰技法同时出现在一座墓葬中。清水县贾川乡董湾村墓便属此类。此墓采用砖雕和彩绘相结合的装饰手法,砖雕为单砖雕刻并施以彩绘。将砖的侧立面刷黑彩以围出单元格,花纹砖在格内,位置更凹进一些;彩绘则是砖面上施一层较薄的白灰,而后用红、黄、绿、蓝、青、白、黑彩绘画。天水王家新窑宋墓也属此类。

第二,纯砖雕装饰。早在汉魏时期,表现忠孝节义的儒家传统伦理观已经广泛流行。宋金时期这种观念在民间得到普及及认同,开始在平民墓葬中得以体现,以画像砖和壁画的形式成为普遍的装饰内容。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开始,仿木构砖室墓中开始用雕砖或壁画,在壁面上用人物故事图像的形式表现成组的孝行图,金代最为流行。

仿木性结构砖室壁画墓,自北宋中期,特别是神宗之后,广泛流行。北宋中后期,出现了砖雕与壁画相结合仿木结构墓葬。到了金代中期,砖雕成为了主体。

装饰内容

1.砖雕

砖雕是由东周空心砖、瓦当及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北宋时形成,迅速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砖雕多采用圆雕、浮雕、镂雕的雕刻方式,在素面砖上以人物故事、各式翎毛花卉以及乐舞百戏等为内容进行雕刻。在事死如事生观念支配下,官吏、富豪及地主多为死者斥资建造豪华墓室,达到竞相夸富,显孝心的目的。宋金砖雕题材丰富,多包括二十四孝图,墓主人像、戏剧题材、祥瑞等题材。其中包含大量历史、文化、艺术等信息。

砖雕内容:

第一类:反映现实生活题材图

甘肃境内出土的墓葬砖雕中有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如侍女图、武士图、吊孝图以及一些反映生产劳动活动的推磨、磨面图,舂米图等以及一些乐舞戏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金时期甘肃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再现了社会生活。

(1)开芳宴

开芳宴是墓葬装饰画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又称夫妻宴饮图或夫妻对坐图,多出现于夫妻合葬墓中。“开芳宴”一词最早出自于宋人罗晔的《醉翁谈录》,称“厅中对坐会宴,观厅前歌舞”的场景为开芳宴,并指出目的“此张解元宅……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开芳宴最早始于唐、宋朝时逐步发展、金元时期发展到鼎峰、从元代时走向没落。开芳宴的形式一般分为夫妻对坐宴饮和对坐赏乐(散乐、杂戏)两种。

天水王家新窑墓葬中南壁中间部分以两个倚柱将主体建筑分为中间明堂和东、西次间三个部分。其中明堂面阔两间,内雕有无墓主人出现的宴饮图场景。画面中间是一张朱面高足方桌,桌上摆有盏托、盒子等器皿,四面有桌布围挡。在桌子左右两侧对放的靠背椅上搭有白色罩,无墓主人就座。椅后各有一位侍女站立。东侧椅子后面的侍女手里捧着一个方盒,西侧男侍叉手而立。在明堂旁边的东西次间各有一位侍者送食图。东次间是一位侍女手捧注壶站立,西次间的侍女左手捧着一个方盒,右手拿着一块方巾。其北壁有一散乐图与西壁开芳宴遥相呼应,自西向东分别为击鼓俑、击罄俑、吹笙俑和击拍板俑,皆为女性。

(2)妇人启门图

妇人启门图是宋金时期广泛流行的一种装饰手法,主要载体为砖雕和壁画。东汉时期该图像出现,到宋代时被广泛应用于墓葬中,金代时该图像走上了鼎峰,元朝时逐渐衰落。对其含义,宿白先生在《白沙宋墓》中提出“按此种装饰就其所处位置观察,疑其取意在于表示假门之后尚有庭院或房屋、厅堂,亦即表示墓室至此并未到尽头之意。”该图像位置在宋金时期墓葬中多出现于北壁。此类图像发展到后期形成门为半启,启门人为女性的较为固定的组合形式。

 进门图。进门图包含两类:进门与关门图,特征为人物打开门扉,走进墓室。如,另一类,则表现为妇人背朝墓室,好像要关门的样子,门上还挂有铁锁。

‚ 启门图。此类图像是启门图中出土数量最多的一类,亦是最典型的一种,同时也是甘肃境内宋金墓葬中出土的启门图像。该图像多出现在墓室北壁,以壁画或砖雕形式出现。其特征为妇人一手扶着门,头探出门外,身子在门内,目光向外凝视。甘肃临夏市南龙乡王吉墓,北壁便有以妇人启门图,妇人形象是探出上半身,下半身在门后。临夏县麻莲滩宋墓与和政达浪乡金代砖雕墓,南、北壁正中有一妇人启门图,亦是此种形式。

甘肃临夏市红园路宋代砖室墓中东壁有一妇人启门图,一女子头挽高鬓,左手扶门环,右半身隐入门内,呈向外窥探状。甘肃和政县杨家庄宋墓前室四壁也嵌有此种图像。这两处墓葬中出土的启门图不同于妇人探出上半身,下半身在门后的图像,而是改为左、右半身的区别,通常为左半身显露出来,右半身掩于门后。

甘肃天水王家新窗宋墓(1110年),南壁下层东次间、北壁下层东次间位置上,有一女子立于半开门内,脸朝向墓室,右手作启门状,露出半身,正从门内走出。在南、北壁上层二次间,一女子手持器皿,立于半开门前,脸朝向墓室,正从门内走出。

甘肃清水苏挂村砖雕彩绘墓、甘肃临夏县宋墓、甘肃合水董家寺村二号墓中也有此类妇人形象。

第二类:孝行人物题材图

宋代统治者推崇“以孝治天下”,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并且通过将《孝经》列为考试内容,采用法律措施惩罚不孝之人等措施由上而下的推行孝道。加之儒、释、道三教合流,在孝道思想上得到统一,再次推动了孝道思想的流行。秦大树先生在《宋元明考古》中提出宋代孝道的流行与理学中强调“持敬”、“和乐”等修养方法,用于约束人们举止和情感的义理有某些内在的联系。并且认为宋代以后三教合流的的趋势,在推行孝梯之道上找到了一个思想的交汇点。

孝行图在墓中的位置并不固定,表明其在墓中并无固定的作用,只是在表述一种观念和意愿。这一时间段内的装饰图案主要为“二十四孝”图和“十九孝子”图的形式。多以“孝悌”为主要内容,忠君则较少有反映。

2013年6月临夏市四家嘴出土的一座大定年间的金墓,墓壁镶嵌有“王祥卧冰求鲤图”、 “王裒闻雷泣墓”、“郭巨埋儿奉母”“梁公望云思亲”“曾参啮指心痛图”“孟宗哭竹生笋图”等6幅砖雕图案。

临夏市红园路金墓中的南壁中部有一《啮指心痛图》砖雕,画面上雕刻两人,左侧为一中年男子,头戴棉帽,身着圆领短衫,下着齐膝束裤脚短裤,一副樵夫打扮,躬身作请安状,前面立着一担柴,右侧绣墩上坐有一老年妇女,头梳垂耳高髻,身着交领长衫,左手扶着一拐杖,右手上举,食指前伸作说话状。东壁嵌一“哭竹生笋图”,画面上雕刻一男子,头戴棉帽,身着右衽棉袍,腰间束带,跪于地上,右手握一长竹,左手放于左膝上,竹下有数支竹笋冒出,表现“孟宗哭竹生笋”故事西壁有一“闻雷泣墓图”,甬道两侧有一“卧冰求鲤图”。

静宁张家湾金代墓葬中北壁壁龛两侧各镶嵌有一副“大禹耕田”砖雕,东、西壁各有一“孟宗哭竹”一副,北壁壁龛右侧及西壁各有一“曾子采樵”图,东、西壁各有一“江革行佣”图,东壁有一“郭巨埋儿”图。

临夏金大定十五年王吉墓甬道两壁镶有“原谷谏父”和“王祥卧冰”两幅。

清水县贾湾乡董湾村金墓东壁第二层下半部分有一“卧冰求鲤”和“丁兰刻母”图,第七层为一“郭巨埋儿”图,西壁第七层有一“卧冰求鲤”图,北壁第七层有一“孟宗哭竹”图,南壁第七层有一“原谷谏父”图。

甘肃张家川南川宋墓中墓顶有“二十四孝”模印化砖十余块被当做普通条砖平砌在墓室顶部平砖内,分别为“王祥卧冰”、“孟宗哭竹”、“啮指心痛”、“怀橘遗亲”

兰州中山林金代墓葬西壁刻一“王祥卧冰”“闵子骞单衣奉亲”,主室东壁刻有“郭巨埋儿”和一“孟宗哭竹”图。

清水县贾川乡董湾村金墓内所饰彩绘砖雕中,东壁第七层中从北向南分别绘有丁兰刻母图、郭巨妻抱子图、郭巨执铲图和丁兰刻母图。北壁第七层饰有一孟宗哭竹图。

这些对死者并无密切联系,而对生者有宣教意义的孝行题材,体现了宋金时期墓葬的现实意义。宋金时期墓葬装饰的主要功能便是引导墓主人进入“另一个世界”,孝子图,鉴于有着“通于神明”的特性,成为辅助墓主人升仙的媒介。

第三类:祥瑞图

祥瑞图像多为飞天、鹿衔灵芝或一些牡丹、莲花、云气等表现祥瑞的图像,多装饰于墓室下部须弥座上及壁龛左右,表达升天、吉祥的愿望。

2.壁画

现有的发表资料中仅显示会宁莲花山宋墓中出土了大量壁画,采用大幅画面绘制,其做法为先于壁面上施以白泥,在其上刷白灰,然后进行绘制,以山水和人物相结合的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虽技法圆熟,但画面效果因粗糙而显拙劣。该墓葬东壁左侧镶嵌有“王祥卧冰”与“孝子原谷”合为一副的砖雕,东壁右侧为一副“紫荆复萌”,北壁右侧为“伯瑜泣杖”和“丁兰刻母”合为一副,北壁左侧镶有“闻雷泣墓”和“董永卖身”合为一副,西壁左侧镶嵌“哭竹生笋”和“扇枕温衾”合为一副,西壁右侧镶有“刘明达卖子”和“曹娥哭泣”合为一副,南壁左侧有“拾葚供亲”一副,南壁右侧镶有“啮指心痛”一副。共八个画面,十三个故事情节。

甘肃境内宋金墓葬装饰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墓门多为砖雕仿木结构门楼,大多数墓室中以仿木建筑装饰为基本框架,有的在壁面上雕饰家具陈设组合,有的雕饰格子门和棂窗在图像配置上,以墓门与后壁间为一条中轴线,左右两侧砖雕图案发达,部分饰以彩绘。

四、宋金墓葬文化形成的背景

墓葬作为人们的死后居所,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每个时期的墓葬发展都与该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紧密相关。甘肃宋金时期的墓葬装饰也离不开宋金这个大的历史背景。

宋朝是一个典型的市民社会。就经济层面而言,宋代手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的扩大,商品经济得到普及。随即社会的中间阶层迅速发展,民间财富大量积聚,“墓葬的世俗化源自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宋代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意识和文化表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本质性的变革,进入宋代以后,封建经济继续并高速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活水平的进步,现实社会达到富裕才有精力和能力为丧葬的发展做好准备。

文化层面而言,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等级观念开始松动,加之宋代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文化得到普及,市民文化迅速发展,文化逐渐从上层转到民间。这种世俗文化反映到墓葬中,直接影响到墓葬装饰的变化,墓葬开始向世俗化转变,使得宋代墓葬中重现了日常生活的场景。究其原因,宋金时期文化特点中最主要的便是世俗化、市民化。而墓葬作为该时期的产物,也折射出这一明显的特点。

宋代讲究“孝莫重于丧”,崇尚“事死如事生”,为先辈修建阴宅便是显示孝道的重要方面。宋金之前整个墓葬内所装饰的题材大多为神祗崇拜,而到宋金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对于神的崇拜意识减淡,在墓葬中反映出更多的世俗性特征,墓主人家居、享乐及日常生活便是主要的装饰内容。

到了金代,金人统治中原后,逐渐接受了汉人的文化,民俗文化方面也受到了宋代的影响,加之墓葬独特的属性使得它的变动很难发生迅速的改变。所以金代的墓葬装饰和宋代并无太大的区别。

墓葬中除了装饰之外,陪葬品也是墓葬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原北方的仿木结构砖室墓自从被平民广泛接受使用后,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随葬品极少,甘肃境内宋金墓葬中也是此类情形。最常见的为一、二件碗盏和少量陶瓷罐,其中盏多用作灯碗,罐也应有特定的含义,不是用作明器。原因考虑可能有二:一 有些明器,尤是那些神煞俑类及一些大型器物,有可能使用了纸明器。这些在文献中也有所记载。(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记载:“古之明器神明之也,今之以纸为之,谓之冥器,钱曰冥财”,第二,正如宿白先生在《白沙宋墓》中所议,是借壁画器物或砖雕器物来替代实物。由此可见,宋代人对明器已从汉唐时在墓内放置金属或陶瓷的实物或俑类,转为采用各种方式以示意。进一步说,宋人对其在阴界的实际用途已不在意,而只是追求生者对死者观念上的满足。人们追求的更多是对习俗和挂念的满足,以寄托对死者的追思。这实际上代表了宋人对阴界和鬼神认识的进步。

结语

宋金时期的墓葬装饰较前代而言,发生了很明显的改变。就装饰形式而言,宋金墓葬中出现了大量砖石雕,而宋代之前则多为壁画装饰。就装饰内容而言,宋金时期墓葬多为反映世俗日常生活的侍女图、孝行图、宴饮图、妇人启门图等,而宋代之前则多以反映上层生活的题材为内容,就阶级而言,宋金时期一改前代多为官吏等上层阶级为主的阶级限制,以社会中下层平民为主,装饰精美,等级约束松懈。而对甘肃境内宋金墓葬典型装饰元素的分析,反映宋金时期的丧葬观念与是宋代社会及文化的整体特点。

参考文献

1.张亚萍:《甘肃环县宋代砖雕墓》【J】,文博,2003(3)。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会宁宋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4(5)。

3.《甘肃静宁发现金代墓葬》,刘玉林

4.陈章龙:《北方宋代装饰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石龙:《甘肃临夏金代砖雕墓》,

6.梁文国:《甘肃临夏县宋墓清理简报》【J】,陇右文博,2002(1)。

7.《甘肃清水县贾川乡董湾村金墓》,蔡宇琨

8.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天水市王家新窑宋代雕砖墓》【J】,考古,2002(11)。

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甘肃张家川南川宋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9(6)。

10.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会宁县甜水宋墓清理简报》【J】,陇右文博,2012(1)。

11.《金代墓葬研究》,赵永军

12.《兰州中山林金代雕砖墓清理简报》,陈贤儒

13.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临夏市红园广场宋墓清理简报》【J】,陇右文博,2009(1)。

14.韩小囡:《宋代墓葬装饰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5.《宋代西北地区墓葬研究》,吴敬

16.《宋金墓葬孝子图像初探》,胡志明

17.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合水县三座宋墓测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7(3)。

18.秦大树:《宋元明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38-143

摘录自《临夏遗产》(2017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