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天地 > 学术研究
张有财: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西夏瓷器概述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西夏瓷器概述

张有财

内容摘要:西夏瓷器是受中原磁州窑、耀州窑的影响,结合党项族的文化习俗创造出的粗犷质朴、极具民族特色的瓷器,是西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的西夏部分瓷器精品,对西夏瓷器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   西夏瓷器   概述

西夏是我国西北地区游牧民族党项族拓跋氏首领李元昊在公元11世纪建立的政权(1038年至1227年),建都在今宁夏银川市,前后长达190余年。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因其占据地域在今日宁夏及内蒙古、甘肃、青海等省部分地区,于北宋之西,故北宋时称之为“西夏”,后被蒙古所灭。

建立西夏王国的党项人原本是散居在青海一带的拓跋氏后裔,据《旧唐书·党羌传》载:“唐初吐蕃强盛拓跋氏渐为所逼遂请内徙,始移其部落于庆州(今甘肃庆阳)”,与中原汉人及东北部契丹人相比,党项人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手工业也较先进,并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发行了流通货币,是同时期接受汉文化较多的民族。西夏建国后,早期没有瓷器,其需要瓷器靠掠夺宋人来获得,宋夏庆历和议以后,西夏与汉族人民交往的同时学会了制瓷技术。西夏毅宗时期,西夏开始兴建瓷窑,开始生产自己的瓷器,发展制瓷业。

据考古调查发表资料可知,烧造西夏瓷的窑址主要集中在宁夏银川西郊贺兰山下及灵武市一带,在甘肃省武威也发现西夏古瓷窑址一处,这些瓷窑地处西北大漠地区,是由党项人具体经营管理,因此其产品造型设计、纹饰题材、装饰手法均表现出较强的党项族民族风格与特点,将这些民族风格与特点集聚一起,便形成西夏瓷器特征。

由于蒙古大军对西夏的毁灭性灭绝,西夏文化遗迹、遗物、艺术等留存甚微,给这个古老的王朝留下了太多谜团,西夏瓷器更是因为物证太少,成为我国瓷器历史上的难解之谜。上世纪80年代到九十年代,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陆续发现了多处西夏瓷窑址和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夏瓷器,这对进一步研究西夏瓷的特点、生产工艺、烧造技术、装饰手法和西夏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西夏瓷器也开始走出“深闺”向世人展示那段神秘残缺的历史。

从各地出土的西夏瓷器看,其民族特征鲜明、纹饰简洁、装饰手法粗犷,说明西北边疆地区自古以来与中原息息相关,也证实历史上西北地区曾有发达的制瓷业。

临夏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是西羌、鲜卑、吐蕃等多民族活动的舞台,北宋初期为吐蕃唃厮啰政权占据,北宋“熙河之役”后纳入北宋王朝版图,与占据河西走廊的西夏接壤,北宋灭亡后,境内黄河之南被金占据,黄河之北为西夏占据,双方隔黄河对峙近一百年。由于临夏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与西夏有领土上的接壤关系,加之双方民众的商业贸易往来,成为西夏瓷器的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出土地之一,多年来在临夏州陆续出土了几十件西夏瓷器,其中不乏珍品。其中十多件被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收藏,这些瓷器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进入馆藏,年代多经专家审定认同,种类丰富,品相优秀,有的堪称为西夏瓷器精品,加之又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基本体现了西夏瓷器的特点和风貌,现择其要者略述于下:

临夏遗产6.25711.png
西夏白釉褐彩牡丹纹梅瓶 

高40厘米,口径8.6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11.5厘米,重量3.066千克。瓷质,小口,卷平沿,短束颈,丰肩,长深腹,肩以下渐收,近足处微外撇,内圈足。器表通施一层白釉,施褐彩,瓶口处用褐彩绘有菊瓣纹饰,丰肩处用褐彩绘一周连续垂弧纹,腹上部一侧用褐彩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一枝竖向串枝牡丹,腹中部饰一枝横向折枝牡丹,上接一枝盛开的牡丹花卉,花繁叶茂。该瓷器造型端庄挺拔,口部、腹部、裙部及足部,分割点比例对称,型体饱满、匀称、轻盈,充满一种亭亭玉立的美感;画风潇洒率意,牡丹花姿态各异,别致精美,线条流畅、生动,艺术感极强,表现了西夏梅瓶的精细和大气,是西夏瓷器中难得的精品之一。

临夏遗产6.26025.png

西夏卷草纹文字梅瓶

高38厘米,口径6.5厘米,腹径12.5厘米,底径10.5厘米,重量2千克。瓷质,小口,略残,卷平沿,短束颈,丰肩,长深腹,肩以下渐收,近足处外撇,内圈足。胎色淡黄,器表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后再施一层灰白釉。施褐彩,瓶口处绘菊瓣纹,丰肩处用褐彩绘垂弧纹,瓶身一侧用褐彩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一枝卷草纹,另一侧题有一组竖向的两行楷书体文字款识:内容为“酒中曾得道,梦里遇神仙”,笔触雄健有力,反映了这个梅瓶作为酒器的用途,表达了党项人粗犷的胸怀和奔放的思想感情。

临夏遗产6.26275.png

西夏白釉梅点纹双肩耳瓶

瓶高16.2厘米,口径4.2厘米,腹径9.2厘米,底径7.1厘米,重量0.471千克。瓷质,侈口,平沿,短直颈,斜肩, 折腹向下渐收,近足处微外撇,颈肩处两侧有对称双曲耳,其中一耳已缺失,耳部正面饰两道阴刻纹,下腹近底部有堆塑的凸箍三道,近似于三层台。施褐彩,器物自口沿内侧至下腹部,施一层白釉,下腹至足未施釉,显露土黄色胎质。施褐彩釉,肩部饰四组对称的梅点纹,每组梅点纹由六个小圆点组成,腹上部亦饰有两组梅点纹,形成6组梅点纹图案。梅点纹,即白釉上的褐釉点彩,以简单的圆点和泪滴形点图案在透明的白釉上装饰,是北宋时期磁州窑的一种主要装饰技法,由于褐釉在白釉上极易晕散,因此多画出以点为主的简单纹饰。这件西夏梅点纹瓷瓶,借鉴了北方磁州窑的装饰技法,以梅高洁的品格,象征凌寒不畏雪的精神追求,其造型端庄,挺拔秀丽,反映了磁州窑对西夏瓷器的重要影响,虽有残缺,但并不影响其美观。

临夏遗产6.26684.png
西夏白釉瓜楞形执壶

高21厘米,口径7厘米,腹径11厘米,底径7.1厘米,重量0.58千克。瓷质,侈口,卷平沿,长颈下收,溜肩,瓜棱状垂鼓腹,矮圈足。颈肩处一侧置竖向的扁形曲柄,另一侧肩部置一弯曲长流,流口与扁形曲柄上端持平。外壁施灰白釉不及底,圈足处露胎。此壶造型别致,古朴大方,线条优美流畅,胎质灰白致密,釉质莹润有玉质感。工艺复杂,秀美的造型与雅洁的釉面浑然一体,是西夏瓷器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临夏遗产6.26890.png
西夏褐釉花口瓶

高28厘米,口径16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1厘米,重量1.48千克。瓷质,六瓣状花口,长颈下收,丰肩,鼓腹,下接覆盘状圈足。器物自口沿至腹部施一层褐釉,釉色晶莹光亮,腹部近圈足处和圈足处露胎。花口瓶为瓶式之一,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而名,唐代已有制作,流行于宋金时期。宋代景德镇窑、磁州窑、耀州窑、扒村窑,灵武窑等均有烧造。北方窑场宋、金两代花口瓶的区别在于足部变化,宋代撇足较矮,金代撇足高度几乎与瓶颈相等。各窑制品在于腹与足部的变化。景德镇窑青白釉制品的特点为长圆腹,圈足;磁州窑的白地黑花、三彩,黑釉瓶和耀州窑制品的特点为圆腹,喇叭形足。这件西夏花口瓷瓶,承袭了宋金的器形并有所变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临夏遗产6.27221.png
西夏白釉卷草纹碗

高5.8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6.6厘米,重量0.281千克。瓷质,敞口,圆唇 ,斜壁,矮圈足。通体施灰白釉,釉色光亮。施褐彩,内壁饰有三枝卷草纹,图案简捷流畅,布局巧妙严谨,自然大方。卷草纹为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因盛行于唐代故名唐草纹,它以那旋绕盘曲的似是而非的花枝叶蔓,得祥云之神气,取佛物之情态,成了中国佛教装饰中最普遍而又最有特色的纹样。因此,卷草纹寓意着吉利祥和、富贵延绵。

临夏遗产6.28079.png 临夏遗产6.28082.png
西夏白釉卷草纹碗

高5.6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6.1厘米,重量0.284千克。瓷质,敞口,圆唇 ,斜壁,圈足。内壁施白釉,釉色晶莹光亮,外壁口沿以下不施釉,外壁及圈足处露胎。施褐彩,内壁饰三枝卷草纹,画工简练豪放,雅而不俗,又不拘章法,风格粗犷,线条流畅,为西夏瓷器中的精品。

临夏遗产6.28227.png

西夏青釉小瓷碗

高4.5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4厘米,重0.134千克。瓷质,敞口,圆唇,弧腹,圈足,内外壁施一层青釉不及底,圈足处露胎。造型规整,器形端庄,釉变特殊,十分少见,其青釉的使用,反映了西夏瓷受耀州窑的影响颇深。

临夏遗产6.28348.png

西夏黑釉撇口瓷碗

高14厘米,口径6.5厘米,腹径12.5厘米,底径10.5厘米,重量2千克。瓷质,敞口,圆唇,矮圈足。器内表施黑釉,釉色内圈及外壁施釉不及底,内外圈足处均露胎。造型规整,釉色厚重。

通过对以上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藏的西夏瓷器的观察和研究,大致可以看出临夏地区出土的西夏瓷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1、从西夏梅瓶、白地黑花碗和花口瓶等器物和纹饰来看,西夏瓷器深受北方磁州窑、耀州窑的影响,也有粗犷朴实的本民族的特点,其民族特征鲜明、纹饰简洁、装饰手法粗犷,突出表现了党项民族纯真质朴的民族性格。

2、西夏瓷器常见器形有梅瓶、花口瓶、小口瓶、执壶、敞口碗、碟等生活器物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花口瓶,大多数较为粗糙,带有民间乡土气息,可能为民窑制品,少数较为精美,这一方面反映了西夏瓷器自身粗犷豪放的传统特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原制瓷工艺对西夏瓷的影响和推动。

3、西夏瓷器釉色主要以白釉、白底黑花釉、白底褐花釉、点彩为主,大多数器物色泽莹润,给人以稳重古朴而明快典雅的感觉。也有少量的青釉及姜黄釉色,其中白瓷质量普遍较高,精品明显多于其它釉色瓷器,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与西夏人崇尚白色有关。

4、西夏瓷器纹饰题材内容丰富,主要有植物纹、图案纹等纹饰,一般作为主体纹饰装饰于器物重要部位。植物花纹以牡丹为最多,构图主要有折枝牡丹花纹和缠枝牡丹花纹两种,其中以折枝牡丹最为常见,是西夏瓷器上最传统、最常见纹饰之一。折枝牡丹花纹在瓷器上多为单枝单花、单枝双花、单枝三花等,花朵较大,左右两侧由花叶衬托图案,构思与磁州窑基本相同,表现手法写实性强,更显形态逼真,多装饰于梅瓶器表或敞口碗内壁。除牡丹纹外,还有少量莲花纹、菊瓣纹,多装饰于梅瓶等器物,一般作为辅助纹饰。

5、西夏瓷器中的碗等圈足器均挖足较深,器壁近底处较厚,近口处较薄,这是因为这些器物采用了顶碗覆烧的装烧方法有关。

 

参考文献:

1. 卞弋   《宁夏灵武窑发掘报告》《考古》 1996年01期

2.杭天  《西夏瓷器》2010年07月  文物出版社

 

3.  黎李  《甘肃馆藏西夏瓷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 2013年

 

摘录自《临夏遗产》(2018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