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天地 > 学术研究
张有财:试论民国时期的临夏回族新式教育

试论民国时期的临夏回族新式教育


张有财


摘 要:民国时期,在中国教育救国这一大社会氛围的影响下,临夏回族在以“三马家族”为首的回族上层人士的推动下,民族教育得到了长足快速的发展,有力地提高了临夏回族的文化素质,也为促进本地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

关键词:民国时期   临夏   民族   新式教育

一、民国前的临夏回族教育发展状况 

临夏回族自明代以来,其民族教育一直以家庭宗教启蒙教育和清真寺为中心的经堂教育为主,教育内容主要为伊斯兰教宗教基本常识为主,受经济困难的限制,广大回族子弟能够进入官办学堂和私塾学习文化的人数极为稀少,绝大多数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到了清末,临夏回族教育才逐渐提上了议程,首先是官府的倡导,当时担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在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后,深刻地认识到,虽然清政府取得了镇压回民起义的军事胜利,但要从根本上消除回族的反抗精神,单靠纯粹的武力是难以让西北地区广大的回族民众从心理上屈服的,只有加强从思想上控制、从文化上同化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为此他给皇帝的奏折中明确指出:甘宁青地区“地杂华夷,习俗渐染日深”,“恐夏变为夷”为了以期收到“化彼殊俗,同我华风”的目的,清光绪元年(1875 年)左宗棠奏准陕甘分闱,特设回科,清光绪二年(1876 年)3月,左宗棠又饬令地方官筹款,当时的河州知州杨增新在河州等地设立了“韩集尊闻义学”、“三甲集日兴义学”、“河州南乡太子寺树德义学”等20 余所义学,收当地回族儿童入学 。因左宗棠发展民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回族人民的反抗精神,义学的学习内容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同时加上左宗棠在镇压陕甘回民起义过程中对回族民众的屠杀,出于宗教、民族情感等方面的原因,广大回族民众自然对这种带有民族同化色彩的民族教育持排斥心理,并进行了消极抵制,出现了“人民不乐送子弟入校”,以致“学生寥寥然”的局面。

二、民国临夏回族教育的发展背景

辛亥革命后,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入及影响,在中国掀起了“教育救国”的呼声,许多新式教育在中国建立了起来。当时回族高层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仅靠中国回族家庭宗教启蒙教育和传统经堂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回族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响应民国政府倡导,建立有别于经堂教育、能够培养出实际人才的新式教育。正是在这种大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由国民政府倡导,1912 年 9 月,时任甘肃省教育司长的回族人士马邻翼联合回族上层人士在甘肃积极推进民族教育。民国2年(1913年),导河县回教教育促进会宣告成立,公推时任凉州镇总兵马璘(东乡族)任会长,成立劝学所两处,崇简社1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此后以临夏籍的“三马家族”人物马福祥、马步芳、马鸿逵、马步青、马全钦等为首的回族上层人士,也积极侧身家乡民族教育,通过创办新式回民学校,推动了临夏回族教育由传统民族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但较之以前已经有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对回族发展及民族团结等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三、临夏民族教育的组织机构

民国2年(1913年),经江苏六合回族学者达浦生来导河县游说,由甘肃提督马安良(回族)倡导,导河县回教教育促进会在八坊刷达小学宣告成立,以筹措资金,兴教劝学为要务,每逢主麻日(每周星期五)向回族民众劝说读书识字,一时学文化之风日渐兴盛,并受到马福祥等上层回族人士的大力支持。民国17年(1928年),导河县回教教育促进会及城乡所有学校因临夏爆发的河湟事变而停办。第二年,又有热心回族教育的张乐山、喇承基、萧景何等人倡导,又恢复了导河县回教教育促进会。民国19年(1930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导河县回教教育促进会改名为“临夏回民教育促进会”,公推时任临夏警备司令的马为良为会长,商会会长王珪璋、萧景何为主持。民国27年(1938年),甘肃省政府指示将临夏回民教育促进会改为“甘肃省第五区回民教育促进会”,隶属甘肃省促进会,由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5军军长马步青任主任委员,青海省政府主席马步芳任副主任委员,袁耀庭任书记长。同年促进会再次进行了改组,公推青海省政府主席马步芳担任主任委员,临夏驻军团长马瑜为副主任委员,马静波为教育长,张学仁等15人为委员,同时修订章程,完善组织领导机构,确立新的工作任务,以“当此抗战建国之际,促进边疆教育,集中抗战力量,为目前切要之图”为宗旨,使临夏的民族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民国28年(1939年),甘肃省第五区回教教育促进会在所属的临夏、宁定(今广河县)、永靖、和政四县相继成立了“回教教育促进会”分会,民国37年(1948年),促进会解散。

临夏回民促进会的建立,一是为各分会附设的小学培养师资力量,毕业的学生均分派充任各分会附校的教员,二是利用回民促进会的号召力,获得广大回族人士的大力支持,使得回族为主的民族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促进会接管和改办的学校

甘肃省第五区回民教育促进会成立后,先后在今临夏市、临夏县、积石山县、东乡县等地接管和改办高、初级小学28所,其中完全小学9所,分别为枹罕、南关、刘家集、居家集、麻泥寺沟、尹家集、唐汪川、大河家、魁峰等。初级小学19所,分别为马莲滩、西关、杨妥家、折桥、胡家坡、袁家寺、小西六会、小西七会、唐汪白嘴、赵家山、大滩涧、王家岭、锁南、张家寺、何家观、木叶沟、漫路集、大河家秀如、大善家等。不久促进会又在宁定县(今广河县)接管、改办、兴建了9所完全小学,分别为买家巷、何家堡、双泉、石那奴、祁家集、三甲集、排子坪、水泉等。17所初级中学,分别为李家寺、马家咀、古城、寺后子、谢家、五户、张家洼、四甲、上集、上马家、张家咀、克那、牛康家、草滩、官坊、马家大庄等。在永靖接管、改办了红崖子、杨家桥等小学。民国33年(1944年),马步芳将青云各校改为促进会所属学校,次年将前河沿改为德馨中心小学,并拨款4万大洋增设王寺、小西关、西关集,斯巴思等四处小学。民国37年(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逼近,马步芳以“到青海读书”为名,令其所管的临夏各学校高年级部分学生集中于西宁罗家湾“昆仑三分校”,整编军训,补充兵员。

五、民族上层人士创办的学校

民国元年(1912年)临夏回族人士肖景何在今临夏市创办了八坊刷达小学,为临夏地区第一所回民小学。 民国7年(1918 年时任宁夏护军使的马福祥捐款1500 元,在其家乡导临夏县韩家集创办了河州西区国民小学1 所。民国8年(1919 年)马福祥又在甘肃东乡唐汪捐资 3000 串,建成了高级小学 1 所。民国10年(1921年),时任凉州镇守使马廷勷,在绥远都统马福祥的支持下,对临夏八坊刷达小学进行了改扩建,改名为导河县南关高级清真小学,并附设了4个初级小学,并在今临夏市八坊前河沿兴建了前河沿小学。民国19年(1930 年),时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的马福祥又捐款 4000 元,嘱其子马鸿逵重建了河州西区国民小学,(该校在1928 年的河湟事变中被毁),民国22年(1933年)回族乡绅马有禄捐土地3亩为校址,在今和政县买家集协助政府创办了礼让小学,修教室9间,办公室3间,学生宿舍6间,马斌(东乡族)支持在东乡创办了折桥中心小学。民国25年(1936年)供职于青海的马佐在自己家乡今临夏市城西的堡子村创办了私立德永小学。民国28年(1939年),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5军军长的马步青在今临夏市南关木厂龙王庙创办了私立青云小学,在城内沈公祠开办了青云第二小学,并将原“刷达”小学改为“刷达”青云小学,后来扩建了青云三小至十小等八所小学,马步青自任校长。民国27年(1936 年)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的马鸿逵将河州西区国民小学改名为私立云亭中心小学(云亭为马福祥字),并在今临夏县和临夏市相继扩办了双城、阴洼、尕新集、牙背庄、邱家寺、段家湾、铜匠庄、石头洼、杨家坪、花寺街等10 所分校,共有学生1000余名。民国27年(1936 年)马步青之妻马素琴把刷达青云小学又改为苏青女子小学,开始招收女生入学,成为临夏地区回族女子教育的开端。同年,开明绅士马全钦在今积石山县大河家出资兴办了私立魁峰小学,建校之初将本村清真寺40多名满拉转为该校学生。民国31年(1940年),马全钦又在自家耕地内新建校舍,将魁峰小学迁进新址,在旧址上创办了魁峰女子小学,又在保安族聚居的今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兴建了高赵家小学,有学生 60 名。民国32年(1943 年)马全钦以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循化分会的名义,在今积石山县大河家开办了私立魁峰中学,有在校学生150多人,教员20人。为解决魁峰中学学生源问题,马全钦还在今积石山县梅坡、刘泉、吹麻滩三地办了3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后又在大河家、韩陕家、高赵家、王家岭、肖红坪、麻沤洼、龙泉、阳洼山八地各创办了一所四年制初级小学。

 

临夏遗产554250.png

韩集中学礼堂

六、宗教团体创办的学校

除回教促进会和社会上层创办的民族教育外,一些伊斯兰教拱北寺院也相继开办了一些学校,比较有影响的有民国22年(1933年)临夏大拱北门宦宗教团体“孝义会”在拱北内创办得拱北小学,为半日制学校。民国29年(1940 年)大拱北门宦又将其原设的半日制学校改为全日制“临夏大拱北学校”。民国32年(1943 年),康乐穆扶提门宦在道堂中创办了“廷扬学校”(“廷扬”为该门宦的六辈教主马显忠的字),招收本门宦子弟入学。

七、临夏回族教育的民族特点

(一)课程设置和经费来源

临夏民国时期的回族教育课程除按教育部颁布的标准设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外,大多设儒家经典课和阿拉伯语。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重,文化科学知识的分量明显增加。其教学内容兼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宗教信仰各个领域,体现了民族特点。例如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甘肃省教育厅约请回族领袖商定,在国民小学正课外,增加阿文课,每日授课1小时,聘请阿訇任教,其待遇与其他教师完全相同,每月月薪由教育厅拨款寄发,此法实行后,各地宗教职业者均表赞成,回族学生入学明显增多。

临夏民族教育由于办学主体的不同,经费来源也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用学捐的名义用行政命令摊派给学校所在地的各行业和商号,按月定额征收,如民国29年仅南关16个商行收学捐4162元;二是靠学校学田征收的田租;三是靠省上直拨;四是民族上层人士和官员的捐赠。四是各门宦广大教徒的捐献。

八、临夏民族教育的重要影响

由于临夏回族教育体现了回族的特点,加之许多回族上层人士的倡导、大力支持和率先垂范,故而得到了宗教人士的广泛支持,得到了广大回民的认可,使临夏民族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临夏回族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意义为:  

(一)开化了回族社会的风气。临夏民族教育的发起者和创办者都是回族上层人士,有着很特殊的地位:一方面他们是统治者或社会精英,一方面他们又是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精神领袖,这些回族上层人士对近代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参与,无疑在打破回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封闭, 开社会风气方面作用巨大。正是在像马福祥这样一些民族人士的率先垂范和宣传带动下,捐款办学才逐步成为临夏回族民众的一种良好风气,捐款办学的人除了家资颇丰的回族官员或社会名流外, 也有一些回族平民百姓,如甘肃东乡唐汪在原马福祥办的学校毁于灾荒后,当地民众又筹资重建,为了解决学校每月的经费开支,两村村民商议从当地渡船、集市牙行、斗行、秤行共筹集资金 68 元,再加上村民资助,一统作为每月学校经费开支,广大信教群众对教育事业的赞助,无疑对回族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 促进了本民族民众素质的提高。随着回族子弟大量进入回族人士创办的各级学校学习,其学生数量和学习内容均打破了经堂教育的落后教育模式,例如私立云亭中学至1949年的11年办学经历中,共毕业高、初中学生400多名,这些新式学校培养出来的回族学生无论在宗教信仰、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超过了其父辈,对临夏而言造就了一批回族的民族精英,对促进临夏回族社会的进步,提高临夏回族民众的科技文化素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临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交汇之区,民族成分复杂,清代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更使得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临夏促进会和社会上层人士举办的各学校,均突破了民族的狭隘性,大胆聘请了外地有才华的非穆斯林来校任教,同时在招收大量回族子弟入学的同时,也招收当地的许多汉族学生来校学习,打破了民族界限,有效地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有利于民族间情感的培养,缓和了回汉民族关系,客观上增进了各民族的团结。  

(四) 为现代回族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临夏回族社会上层人士发起创办的学校,使临夏民族教育由过去的家庭启蒙教育和经堂教育开始走向新学制后的世俗教育,学校教师、在校学生都有较大增加,为以后民族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有许多至今仍在本地区回族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由私立云亭中学改名的临夏县中学,由私立魁峰中学改名为保安族中学,直到今天仍在临夏教育事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九、结语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临夏回族促进会和上层人士在临夏创办的民族教育,虽然当时回族子弟受教育率仍很低,教学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强迫入学,雇人代读之事不时发生,但总体而言,其进步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这种进步不仅对回族人民,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整体繁荣和昌盛都具有重大意义。

当今,我国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科教兴国成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临夏回族群众受教育水平仍很低,这既与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不相适应,也对回族自身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因而发展回族教育事业任重道远,要各方面共同去努力,特别是近代回族先贤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办学兴教的优良传统,仍然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左宗棠全集?奏稿》卷四十四(第八册)   上海  上海书店影印,1986

2、《西北教育考察报告书》见《中国西部开发文献》(第八卷)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3、丁明俊《论马福祥在现代回族文化教育史上的地位》见《回族研究》,1998

4、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5、高占福《西北穆斯林社会问题研究》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

6、《临夏回族自治州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6

摘录自《临夏遗产》(2017年第二期)